2017/7/31 13:47:41 作者:小凡不烦
0-6岁是孩子大量学习、吸收新知识、新事物的时期,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就会通过别的方式来得到满足。如果这个方式是成人不允许的,成人就会认为孩子不听话。因此,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是非常重要的,一方面我们可以正确地引导他们;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,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寄托,情绪更安定。
(一)0-3岁孩子的需求
学习走路、练习身体平衡、使用工具和学习说话是0-3岁孩子的学习任务,也是他们的学习需求。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和满足学习需求,经常会见到他们在活动中反复出现的“功能性”的动作或游戏——不断地搬东西、爬高、爬低、开门、关门、敲敲打打,整天哇哇叫或模仿成人说话,非常聒噪。
对待此阶段的孩子,要设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,除了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走动的空间外,也要把有危险性的障碍排除,同时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工具,比如可以打、拉、按、捏、投、丢、搬的玩具或物品,让他们操作练习。最重要的是,成人要引导和规范他们正确的使用方法,使他们安心自由地学习。
此阶段的孩子也是学习说话的时期,父母除了要耐心倾听孩子说话,还要利用日常情境多训练孩子听觉的敏感度,像脚步声、汽车声、钟声、鸟叫声等,教孩子辨别和表达。也可以通过唱歌谣、念儿歌、看书、听录音带的方式,来训练孩子说话的能力。
(二)3-4岁孩子的学习需求
3-4岁的孩子由于生理发展逐渐接近成熟,他们的身体和基本动作的控制及协调能力增强,语言能力也逐渐完善,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,因此具备了离开成人进行自主活动和参加集体生活的能力。因此,扩大生活范围、学习独立是3-4岁孩子学习上的重要需求和任务。他们必须学习生活自理,像自己用餐、上厕所、照顾自己、学习与别人共处、发展社会能力。为了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,他们还必须增加认知的能力。
此阶段的幼儿是由功能性的游戏进入建构性的游戏阶段,通过游戏可以影响孩子的行动、想法、做法以及与同龄孩子间的人际关系。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游戏的玩具和大小合适的桌椅柜子,建立类似“娃娃角”之类的游戏区,除了让孩子尽情地玩,也教育孩子如何玩,以及在游戏后收拾好玩具和工具。
(三)4-5岁孩子的学习需求
4-5岁的孩子在生理上进一步成熟,并处于感官和语言的高峰期,他们总是不停地说、看、听、摸、动,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。4-5岁也是孩子的性别认知期,因此,在这个阶段,其心理情绪的发展相比3-4岁的孩子会有较大弧度的改变。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喜欢阅读、操作、扮演以及从事体能、劳作的活动。他们在语言发展上有惊人的表现,除了能领会书中的内容和剧情外,也能复述简短的故事内容。因为处于语言高峰期,他们喜欢发表意见,必要时成人要满足他“说”的需求,充当听众,并且用启发性的问题和委婉的暗示,使孩子的思想和语言活跃起来。另外,4-5岁孩子的感官发展进入高峰期,一些手工作业如:绘画、美劳造型、创作……也能够满足孩子视、听、触、嗅等感官的需求。
4-5岁的孩子由于身体、动作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、精练,所以非常活泼好动。因此,与体能相关的活动都是他们的兴趣需求。此时,多安排孩子进行溜冰、跳舞及其他户外活动,会格外受到他们的欢迎。
此阶段的孩子也是性别认知的时期,除了为孩子安排扮演角色、职业的游戏,以及化妆舞会等活动,也可以让他们参加社区、家庭、朋友聚会等活动,以满足孩子的需求。
(四)5-6岁孩子的学习需求
5-6岁的孩子对一些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,个性也稍具雏形。
他们喜欢有组织的活动,或比较抽象的,具有逻辑思维的游戏。像球赛、大富翁、下棋等有规则的游戏。他们也喜欢观察、实验或编故事、设计方面的活动。同时,他们还喜欢逻辑思考,做数学计算或猜谜的活动,并且非常好学、好问。成人可以把时间观念、空间概念、读书写字、算数、语文等知识的学习,安排在孩子的学习活动、玩具购买或是书籍阅读当中。
在身体的活动方面,5-6岁孩子的活动量比以前大为减少,不再那么好动。他能够在同一个地方,维持同一个姿势,活动时间也较久,喜欢的活动大多偏向小肌肉的发展,像缝、刺、穿、绑等动作的活动,在游戏方面也喜欢建构性和象征性的游戏。另外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掌握认知的方法:观察、分类、配对、比较、归纳等,当成人在安排孩子学习活动时,宜将这些需求放进他们的活动内容中。
此时,也是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准备的时期,因此需要为一些衔接工作做准备。例如: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,要从自我的学习,进入配合教师、团体的学习,以及处理课后作业。在作息时间方面,要适应从弹性的作息时间向规定的作息时间过渡。
5-6岁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范围很广,这对日后的发展很重要,我们除了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外,也要帮助他们为进入小学生活做准备。